处理电子垃圾中含电路板的物料需结合物理分选、环保防护及资源化技术,具体流程如下:
一、预处理与破碎
1. 人工拆解:先移除电池、电容等含危险物质的元件,避免破碎时泄露有害物。
2. 粗碎处理:用双轴撕碎机将电路板破碎至2-3厘米碎片,降低后续分选难度。
二、多级分选技术
1. 磁选分离:通过强磁辊提取铁、镍等磁性金属,分离率可达95%以上。
2. 涡电流分选:利用交变磁场分离铜、铝等非铁金属,处理量可达3-5吨/小时。
3. 静电分选:20-40kV高压电场下,金属与非金属(塑料、树脂)导电性差异实现精细分离,金属回收率超90%。
三、深度处理与资源化
1. 金属提纯:破碎后的铜粉(含铜量70-85%)经熔炼提纯至99.9%电解铜。
2. 非金属处理:树脂粉末(占物料40-60%)可作为建材填料或热解油原料,热解温度控制在450-600℃可提取30%燃油。
3. 回收:含金触点需化浸出(浓度0.1-0.2% NaCN),金回收率98%以上。
四、环保管控措施
1. 粉尘治理:配置布袋除尘(过滤精度0.3μm)+活性炭吸附,排放浓度<20mg/m³。
2. 废气处理:破碎工序挥发的化阻燃剂需经RTO焚烧(800℃/2s),排放限值0.1ng TEQ/m³。
3. 废水循环:湿法分选用水添加絮凝剂(PAC+PAM)沉淀重金属,实现90%回用率。
五、合规性管理
需取得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》,处理数据实时接入环保物联网平台。欧盟WEEE指令要求金属回收率≥85%,非金属资源化率≥80%。
该工艺可实现电路板金属回收率95%以上,树脂综合利用率70%,处理成本约800-1200元/吨,金属价值回收可覆盖60%运营成本。建议200吨/年以下规模企业采用模块化移动处理设备,降低初始投资成本。